2025-03-25
2025-03-08
2025-03-08
2025-02-08
2024-12-14
【编者寄语】
首先谢谢群主李宝金老战友搭建“78师233团战友群”微信平台,也谢谢李同令老战友穿线搭桥邀我有幸入群。 阔别上庄军营40余年,重温战友往事记忆犹新,当年战友们在军旅生活年代个个风华正茂,今日在微信平台上看我们都已白发苍颜,互不相识,为了在本群更大范围更快速度寻找战友,本人捜查出当年在报道组为战友们拍照留存的部分新闻照片,特发到本群,供战友们辨认、联系、寻找,以达我们入群重逢相聚!
我认为:群内高师长等一批老首长和78师233团的全体老战友都是该部队的功臣和宝贵财富!大家都为保家卫国和祖国建设,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! 我团从组建诞生到取缔终止,历时生命虽短暂,但功绩却辉煌感人。
团首长中,有从参加奇袭白虎团战火纷飞年代立战功累累,到建国后和平建设时期,仍不吃老本继续革命再立新功;
老战友中,有投入崂山县域“深挖洞”的国防建设,到莱西县“广积粮”的水稻大生产;
有立足上庄军营子弟兵们,保一方人民安全,到巡逻胶东半岛守海疆站岗放哨; 从严酷训练掌握杀敌本领,到对越自卫反击战保国捐躯。一个个老战友都把青春年华无私贡献给了国家,如今我们都年迈沧颜,倍感留恋战友情谊,惋惜部队解体,面临将要消除美好记忆的233团的危险处境,我愿和老战友们一道好好回顾233团的往事经历,继续搜寻历史新闻老照片,力争把233团的光荣军史篇章普写出来,铭记心中,传承下去,教育后代,永不变色!这是本群全体战友的责任和义务!
愿233团为国捐躯的英雄们永垂不朽!
愿能为233团为保家卫国、建功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功臣们树碑立传!
愿233团的组建诞生到解体取缔这段光荣军史铭记不息!
愿上庄军营能成为233团全体复员指战员们常回去看看、唠唠往事的“战友之家”!
愿上庄军营能成为“233团当年与青岛、崂山、即墨沿海军民团结守海防的光荣历史教育馆!
愿《78师233团军史宝典》能编辑产生!
愿“233团全体战友通信录”编辑成册!
△期待老首长们支持、期待群主李宝金、李立同、代桂江等牵头,把有能力、有热情、爱奉献、愿参与的战友筹备组组建起来,集思广议,在本群全体老战友的共同努力下,让幻想变成现实!
(王万庆 建议敬上)
78师报道组于仁和 供稿
233团部队和崂山县王戈庄民兵在崂山脚下,沿海沙滩搞军训。
李炳义团长与崂山县夏庄公社武装部长一起研究军民联防训练方案
在233部队驻地东上庄大队拍摄的“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多种经营”的新闻照片,被《新华社》79年10月27日采纳发表后;《解放军报》于79年11月25日第四版相继转发。
这是233某连战友带领烟台大学生搞军训
政治处副主任孙宝珍在大会活动上
团长李炳义深入连队饮事班,帮助改善战士生活
全团学雷锋标兵
这是《青岛日报》发表的新闻照片,期待能辨认出图中各位老战友名字!
这是《前卫报》发表的我和报道组代桂江一起为模范军嫂王玉芝拍照的新闻照片
这是军嫂王玉芝现保存的照片
233团政委管廷起首长与78师报道组于仁和 采访时留影
(于仁和 供图)
师报道组于仁和/供稿
管廷起政委等合影
233团副政委江国孝与政治处报道组王万庆、司令部警卫员(小胡)合影
政治处副主任孙宝珍与报道组王万庆合影
1979年5月参加26军部在莱阳举办的各师团新闻摄影创作学习班留影。其中周朝荣升任为解放军报摄影记者,周惠民转业在江苏《宜兴日报》任职。
报道组沈炳荣(江苏省)、崔迎建(湖南省)与王万庆(河南省)合影
老战友方更生(河南出版局)与王万庆在郑州留影
同上
233部队张青(青岛市籍)、方更生(郑州籍)、宋宁阳(开封籍)、王万庆等在青岛市留影。
右起:方更生、宋宁阳、张青、王万庆在青岛留影
宋宁阳、王万庆、方更生于青岛留影
退役老战友在新时代各战线环景下的活动剪影
中国电影电视网《战友驿站》栏目主编(当年54727部队政治处报道组老战友)王健
当年在政治处报道组并肩搞新闻报道的亲密战友李立同近照
当年在政治处报道组并肩搞新闻报道的亲密战友代桂江近照
(1)政治处报道组亲密战友陈玉德与社会各界战友在一起
原部队司令部办公室书记李阿兴近照
李宝金、刘敬东供稿
李宝金、管圣旺供稿
陈兵供稿
陈兵供稿
李保金供稿
(1)原政治处电影组组长沈飞美术作品选
解放军报记者陶俊锋摄影作品选
(于仁和 供稿)
解放军报记者周朝荣摄影作品选
(于仁和供稿)
王万庆于世界月季园摄
王万庆于世界月季园摄
欢迎联盟、期待合作,互利共赢、同谋发展。
【中国电影电视网“八好”宗旨】
学好本网章程 . 拍好电影电视
当好党的喉舌 . 做好人民代言
讲好中国故事 . 传好时代强音
展现好华人风采. 打造好名企品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