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8月15日是抗日战争胜利的第78周年。自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以来,中国人民经历了长达8年抗战,历经血与火的考验,终于在1945年8月15日战胜了侵略者,结束了长达14年之久的民族苦难。
铭记历史
在20世纪20年代,日本对中国进行了数次侵略和掠夺,中国政府多次表示抗 议。然而日本不仅没有收手,反而逐渐加强对中国的侵略和干涉。1937年7月7日,日军在北平卢沟桥发动“七七事变”,意味着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。此后,战乱不断,中国正面战场和敌后抗日根据地遍布全国,死亡和伤残的人数不可计数。
抗战时期,中国军民经历了前所 未有的艰苦斗争,无论是在正面战场还是在敌后抗日根据地,都在艰苦卓绝的战斗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。在缺乏装备和物资的情况下,士兵们勇于顶住日军的猛烈攻势,毅然投身于敌人的炮火之中。
在抗日战争期间,中国人民表现了前所 未有的团结和奋斗精神。从政府官员到普通百姓,从青壮年到妇女老人,都投身到抗日斗争中,胜利最 终属于全体人民。
抗日战争对于当代中国有着特殊的历史意义。它是中国人民在近代史上最为艰苦、最为严峻的斗争,也是中国人民团结奋斗、浴血奋战的光辉历程。它是中华民族保卫家园、拯救民族危亡的历程,也是中华民族由苦难走向繁荣、由衰弱走向强盛、由封闭走向开放的历程。它告诉我们,唯有团结奋斗、勇往直前,才能战胜困难、迎接未来。
1939年发生在南阳市新野、唐河大地上的“新唐战役”,是日军入侵河南以来,我军正面抗战取得胜利的第一场战役。历经14天激战,进犯南阳的日军丢掉3500多具尸体败回武汉,极 大鼓舞了南阳人民。
在南阳武侯祠大门右侧,矗立着一块锥体汉白玉石碑,记录着日军进犯我省的新野、唐河、桐柏,被我中国军民打退的那段历史。
1939年5月3日,日军3万6千多人,百辆战车,进犯南阳的唐河县、新野县、泌阳县。
5月10日,占领新野县城,然后向东北挺进打算占领唐河县城,在行进途中遭到我军顽强反击。
新野县文史学者薛军生:日军到县城东北30里处的田营、孙楼时,受到张自忠部180师安克敏旅的猛烈反击,阻击打死日军200多人。激战中,有400多名官兵、20多名百姓壮烈殉国。
抗战老兵王明辉回忆说,那时的他刚刚十六岁,入伍后训练一个月就上了战场,有一次和日军激战,他们爬在麦地里,敌人的子 弹像撒豆子一样飞过来,他看到不少战友一抬头就牺牲了。
王明辉:到那时候攻击就是泼死里整哩,喊着往上上,拼刺刀那是我戳你你戳我。
5月12日,日军3万余人侵犯唐河,当日攻下县城。5月14日凌晨3时,国民 党军队及南阳民团3万多人,在孙连仲将军指挥下同时向唐河、新野县城发起反攻,重创日军,收复了两座县城。
新唐战役中,中国共产党南阳地委书记郭以青、青年部长袁宝华和军事部长葛季武,组织民工奔赴前线支援李宗仁部保卫南阳,国共 合作、构筑起一道抗日长城。
南阳市委党史办:战役开始后,袁宝华,郭以清,组织了几万人,给咱们前线的官兵送粮食送饭,组织担架队到前线把伤员往下拉,支援很大。
3月15日凌晨,我军十万武装发起总攻,日军向南溃退,撤出南阳,极 大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日势气。
新野县文史学者薛军生:日军在唐河、新野两地丢掉3000多具尸体向南溃退。这就是河南正面抗日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仗,“第一次新唐战役”由此长记史册。
延伸阅读
新野县溧河铺镇杨陂集村刺园自然村发现一通抗战烈士纪念碑,碑文为“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三十一师抗日各战役阵亡烈士纪念碑”,碑身下部正中刻有阵亡烈士人数“七二三名”(723人)。该石碑现与孙楼战役阵亡将士纪念碑一起树立在“新野县孙楼抗日战争爱国教育基地”。
经查阅有关史料,碑文记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“新唐战役”中陆军三十一师(隶属中国抗日战场第五战区第二集团军第三十军,师长乜子彬)在新野反攻日军,收复新野县城的遗迹。1939年5月10日,日本骑兵团占领新野县城。12日,日军第十三师团、第十六师团共3万余人侵犯唐河,当日攻下县城。5月14日凌晨3时,国民 党军队及南阳民团3万多人,在第二集团军司令孙连仲指挥下同时向唐河、新野县城发起反攻,激战至下午1时,重创日军,收复了两座县城。
2025-03-25
2025-03-08
2025-03-08
2025-02-08
2024-12-14